液压传动是借助于处在密闭容积内的液体压力能传动操作工作部件,这是谁都知道的,如图:
就液压泵而言,简单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并且它们所对应的工作压力大体如此:
叶片泵:14.0~21.0 MPa
柱塞泵:25.0~﹥40.0 MPa
齿轮泵:﹤10.0 MPa
液压油无疑是工业润滑油中用量大的一个品种,而液压油就是液压传动机构中的传递静压能的流体介质。别小看液压油!
这里我想说的是,在液压油的调和过程中,除了添加剂的选择和严格的调和工艺外,其基础油的选择至关重要,而往往多数朋友会忽视基础油的一个重要参数——压粘系数。
顾名思义,压粘系数,就是流体的粘度与流体所受外界压力的函数关系,显然,作为液压油,其粘度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当然是希望这种变化越小越好,虽然就液压油而言,这种变化通常可以忽略不计,但在液压系统愈加苛刻的工作条件下,在液压油外界使用因素和其它组成因素基本固定不变的时候,那么这个压粘系数的重要性就会显现出来,你不能不考虑基础油的压粘系数的问题。
润滑油的粘度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在压力不大20 MPa 时,压力的升高只使粘度略有上升,所以一般润滑场合可以不考虑压力对粘度的影响。在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时,油压也可能达到 1000 MPa,甚至更高,此时粘度增大的影响不应再忽略。
就润滑油来说,通常我们对润滑油的粘度和温度的关系很熟悉,润滑油基础油的分类目前来说就主要是依据“粘度指数”,但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还有一个“粘温系数”的概念,粘温系数准确来讲与粘度指数是不一样的:粘度指数越大,润滑油的粘度变化随温度的变化越小;粘温系数越大,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越大。这样理解的话,那么压粘系数的概念也就容易明白了。
学术一些,压粘系数:粘度与压力对数曲线的斜率。
再学术一些,这个话题,还要涉及一些所谓的学科分类。我大国有一个机构,叫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我也不知道这个机构近些年来干了些什么,比如前几年塑料垃圾这个环保话题甚嚣尘上的时候,塑料行业之“塑化剂”这个词出现的频率颇高,懵得我一批,仔细查阅后才知道是我们说了几十年的“增塑剂”的台湾国语的说法,那个时候港台国语很时尚?不知道这年头两岸三地的关系如此尴尬的境况下港台国语是不是还是很时尚。我的意思是,这个时候“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也不知在干嘛?它应该出来澄清一下,所谓以正视听,科学技术的名词,不敢随便乱用的!就比如上面说的,粘度指数和粘温系数是两个概念!
总之,我们要知道,我们的“润滑”这个学科,属于三级学科,它被涵盖于二级学科“摩擦”之中,而一级学科则是“机械工程”。所以,偶尔有朋友问我哪里有“润滑油专业”可以学习,这真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翻遍所有的大学院系设置,很难发现有xx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摩擦学系润滑工程专业!我们“润滑”界的大科学家,也是经常以“摩擦材料科学家”的面目出现的。实际上,润滑油剂的学科领域,从润滑效果这个角度切入,它接近于摩擦学;从润滑材料这个角度切入,它接近于应用化学。就如同现在时髦的生命科学似的,以化学的角度切入,有生物化学;若以生物学的角度切入,有化学生物学。所以,我们的润滑油,如果说它是一个学科的话,那它在学术界的地位是多么的苦逼,可见一斑。扯远了。
总而言之,广泛应用于润滑剂的,大部分是油状液体,而每种液体都有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可以说液体的润滑剂之作用,其化学结构决定了其密度和粘度,相应地也决定了它们的行为。
至此,我们应该知道一个名词:雷诺方程(Reynoids equation)。
流体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在各种力的作用下,流体本身的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以及流体和固体界壁间有相对运动时的相互作用和流动规律。
各种流体润滑问题都涉及在狭小间隙中的流体粘性流动,描写这种物理现象的基本方程为雷诺方程。其实我也不懂更高深的流体力学的知识,更不懂复杂的雷诺方程,我们只需知道:这些个液体润滑剂对润滑膜的影响可以通过其密度和粘度表现出来,而对润滑剂所施加的温度和压力有所变化的话,其密度和粘度也将随之变化
通过一组曲线图可以直观地感觉到不同的温度、不同的压力对液体(润滑油)的粘度之影响。其中1-1℃;2-19℃;3-39℃;4-100℃;5-219℃。a-双(2-乙基己基)癸二酸酯;b-石蜡基矿物基础油;c-环烷基矿物基础油。
(未完待续)